もっと詳しく

簡介


←上一修订 2021年12月9日 (四) 15:03的版本
第29行: 第29行:
紅磡邨在1973年前稱為”’大環山徙置區”’,之後改稱”’大環山邨”’,於1956年至1958年落成,是[[九龍城區]],也是[[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唯一一個徙置區。共擁有4幢改建第一型「工字型(又可說為「H字型」)」七層[[徙廈]],其中第1座的設計頗為特別,兩翼的長度不一,是所有第一型徙廈中獨一無二的,於1995年至2000年間相繼拆卸重建。
紅磡邨在1973年前稱為”’大環山徙置區”’,之後改稱”’大環山邨”’,於1956年至1958年落成,是[[九龍城區]],也是[[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唯一一個徙置區。共擁有4幢改建第一型「工字型(又可說為「H字型」)」七層[[徙廈]],其中第1座的設計頗為特別,兩翼的長度不一,是所有第一型徙廈中獨一無二的,於1995年至2000年間相繼拆卸重建。
重建後的紅磡邨,第1期於1997年6月動工興建上蓋(亦是在主權移交前,最後一批以英屬香港政府名義批出的建屋合約之一),1999年落成入伙,為紅磡邨1-2座居民透過自選單位計劃(Self Selection Scheme)提供原邨安置,讓合資格居民揀選屬意的單位,而剩餘的單位則讓山谷道邨及何文田邨重建戶透過該邨之自選單位計劃揀選,第1期建有紅暉樓與紅昇樓兩座樓宇。紅暉樓為樓高31層的和諧三型設計,而紅昇樓則為小型單位大廈設計,大廈核心部則和諧3型設計,並在其中一翼配上和諧式單位。
重建後的紅磡邨,第1期於1997年6月動工興建上蓋(亦是在主權移交前,最後一批以英屬香港政府名義批出的建屋合約之一),1999年落成入伙,為紅磡邨1-2座居民透過自選單位計劃(Self Selection Scheme)提供原邨安置,讓合資格居民揀選屬意的單位,而剩餘的單位則讓山谷道邨及何文田邨重建戶透過該邨之自選單位計劃揀選,第1期建有紅暉樓與紅昇樓兩座樓宇。紅暉樓為樓高31層的和諧三型設計紅昇樓雖然採用小型單位大廈設計,大廈核心仍然以和諧為藍本而設計,並在其中一翼配上和諧式單位。
紅磡邨第2期原本已作非標準型[[居屋]]設計,亦已完成打樁,後來因房屋政策改變停售居屋,最終要重新設計改為3座出租公屋,期間令地皮丟空多年,所以令第1及第2期相差達11年之久,最終第2期的樓宇全部在原有的樁柱上繼續興建,第2期計劃包括了一座40層及兩座41層的非標準公屋大廈,分別命名為紅日樓、紅昕樓、紅曜樓,於2011年分2階段落成入-{伙}- 。
紅磡邨第2期原本已作非標準型[[居屋]]設計,亦已完成打樁,後來因房屋政策改變停售居屋,最終要重新設計改為3座出租公屋,期間令地皮丟空多年,所以令第1及第2期相差達11年之久,最終第2期的樓宇全部在原有的樁柱上繼續興建,第2期計劃包括了一座40層及兩座41層的非標準公屋大廈,分別命名為紅日樓、紅昕樓、紅曜樓,於2011年分2階段落成入-{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