もっと詳しく

使用DisamAssist清理消歧義連結:宮城(改連結至宮殿)。

←上一修订 2021年10月13日 (三) 23:54的版本
第197行: 第197行:
 
23年10月,[[绿林军|绿林]]起义军拥立的[[更始帝|玄汉]]定都雒阳。24年,[[王莽]]败死,玄汉迁都[[长安]],不久失败,全国陷入混战。25年,[[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定都雒阳,以此为根据地,先后荡平[[赤眉軍|赤眉]]、[[王郎]]、[[彭宠]]、[[张步]]、[[隗嚣]]、[[公孙述]]、[[盧芳 (東漢)|卢芳]]等割据势力,统一中国。
 
23年10月,[[绿林军|绿林]]起义军拥立的[[更始帝|玄汉]]定都雒阳。24年,[[王莽]]败死,玄汉迁都[[长安]],不久失败,全国陷入混战。25年,[[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定都雒阳,以此为根据地,先后荡平[[赤眉軍|赤眉]]、[[王郎]]、[[彭宠]]、[[张步]]、[[隗嚣]]、[[公孙述]]、[[盧芳 (東漢)|卢芳]]等割据势力,统一中国。
   
东汉雒阳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扩建。[[汉光武帝]]广建宫殿和台、观、馆、阁,于城外东南侧建[[宗庙]],城外西南侧设[[社稷]]。又在城内北侧和城外以东、以南开金市、马市、南市等集市。[[宮|宫城]]最初只有[[南宫 (东汉)|南宫]],[[汉明帝]]于南宫以北新筑[[北宫 (东汉)|北宫]],从而形成了南北二宫城相互对应的格局。
+
东汉雒阳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扩建。[[汉光武帝]]广建宫殿和台、观、馆、阁,于城外东南侧建[[宗庙]],城外西南侧设[[社稷]]。又在城内北侧和城外以东、以南开金市、马市、南市等集市。[[宮殿|宫城]]最初只有[[南宫 (东汉)|南宫]],[[汉明帝]]于南宫以北新筑[[北宫 (东汉)|北宫]],从而形成了南北二宫城相互对应的格局。
   
 
[[汉光武帝]]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间减少租[[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史称“[[光武中兴]]”。雒阳令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得到汉光武帝的支持和嘉奖,被称为“[[強項令|强项令]]”。57年,[[汉光武帝]]崩于雒阳[[南宫 (东汉)|南宫]]前殿,葬[[漢原陵|原陵]](今洛阳[[孟津县]]铁谢村)。自此历代帝王公卿将相纷纷选择安葬[[邙山]],形成了罕见的文化景观[[邙山陵墓群]]。[[汉明帝]]即位后,为统一战争中功劳最大的二十八人画像,供奉在在雒阳[[南宫 (东汉)|南宫]]云台阁,称[[云台二十八将]]。
 
[[汉光武帝]]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间减少租[[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史称“[[光武中兴]]”。雒阳令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得到汉光武帝的支持和嘉奖,被称为“[[強項令|强项令]]”。57年,[[汉光武帝]]崩于雒阳[[南宫 (东汉)|南宫]]前殿,葬[[漢原陵|原陵]](今洛阳[[孟津县]]铁谢村)。自此历代帝王公卿将相纷纷选择安葬[[邙山]],形成了罕见的文化景观[[邙山陵墓群]]。[[汉明帝]]即位后,为统一战争中功劳最大的二十八人画像,供奉在在雒阳[[南宫 (东汉)|南宫]]云台阁,称[[云台二十八将]]。